[閱讀心得] 娛樂至死

一開始會想讀這本書是因為看到學長的心得文,簡略提到印刷時代的思想比腳深層完整,而電視(網路)時代則是片斷瑣碎;當初看完心得不太認同,因為我會直覺地認為說「媒體只是載具,重點是人的思想」,也就是膚淺的人不論在哪個時代都是膚淺的;…

一開始會想讀這本書是因為看到學長的心得文,簡略提到印刷時代的思想比腳深層完整,而電視(網路)時代則是片斷瑣碎;
當初看完心得不太認同,因為我會直覺地認為說「媒體只是載具,重點是人的思想」,也就是膚淺的人不論在哪個時代都是膚淺的;
後來與學長留言討論一下,發現這本書的論述遠比我想像的深遠,今日拜讀後深感體悟自己的膚淺,所以特此紀錄讀後感。

自我背景並非傳播媒體相關,過去也鮮少接觸此類型的書,所以看起來蠻硬的,卻又很過癮,正因為少接觸所以在接收一些新觀點時會十分的震撼。

書籍背景

這次我買的是20週年再版的版本,此書出版於1985年代,處於電視蓬勃發展的世代,作者 波茲曼是著名的媒體文化理論家,談論到媒體受到載具科技的不同,導致人類文化上與思想上的惡行轉變,雖然這本書是論述電視時代,但是其觀點在網路時代更值得去省思。

這本書我自己拆成三個部分

  1. 媒體傳播方式對於思想的影響:
    前兩個章節作者舉了一些案例說明,順便重重的打臉我剛才的假設
  2. 印刷式思想
  3. 電視式思想

媒體傳播方式對於思想的影響

不同的媒體偏好特定的內容,從而得以支配文化,作者舉例到 原始的煙霧訊息技術是沒辦法傳遞哲理,因為陣陣的煙霧不夠複雜,所以「形式會排斥內容」
同樣的在電視螢光幕上,如果總統候選人是個135公斤的超重體重,理論上個人思想內容不該用其外表來衡量,但是透過視覺影像傳達就不免會抹殺其言論的精妙,同理「形式會排斥內容」

此外,「真理概念的表達和表達形式唇齒相依」,例如說在做研究報告時書面文獻的可信度遠比口語文獻來得高,因為書面文字比較容易驗證、駁斥且客觀;
所以事實陳述形式的重要程度都視傳媒的影響力量而定。

印刷式思想

作者定義了一個「闡釋時代」,闡釋是種思維模式,一種學習方式與表達途徑,包含著優異的概念、推理和條理思考能力、崇尚理性和秩序、客觀思維等等;

作者描述林肯和道格拉斯的七場著名辯論,整個雄辯的過程達七小時之久!討論內容涵蓋了歷史事件、政治議題、廢奴政綱等,講詞內容處處反應印刷式思維,包含論證與反證、主張與對立主張、基於文本的批評和檢驗對手的措辭,聽眾不單需要有豐富的背景知識,還需要有對於公眾事務參與的熱情與理性的批判思考,而這群聽眾在當時不是少數的貴族菁英,而是下至販夫走卒都有這樣的思維能力。

正因為使用純文字表達,重點著重在文字乘載的意念,所以內容往往更加嚴肅與豐富,不論是作者或閱眾都習慣理性思考去理解冷靜的抽象內容,並用嚴苛的態度去檢視內容前後的一致性與合理性。

電視式思想

十九世紀中期,電報改變傳遞資訊的方式,以極快的速度跨越浩瀚的距離,這改變了以往印刷時代追求理性的訴求,轉變成追求時效性、誇飾性的新聞;

作者提出所謂的行動資訊比,意即收到的資訊會有多大的比例導致行動的改變,在印刷時代這兩者的比較雷同;
但是在電報時代之後,因為資訊大量產生與破碎化,人們面對資訊過剩,導致面臨社會與政治行為能力也逐步衰弱,例如說 要怎麼保護環境、如何降低核戰風險、通貨膨脹率、失業率與犯罪率等問題,雖然現今新聞號稱國際化,我們常常在電視都可以看到各國的新聞報導,但擁有這些破碎化的資訊頂多是茶餘飯後的話題,但不能提昇我們的思維進而去用行動解決問題。

**「給我娛樂,其餘免談」
**這是書本的其中一個章節名,闡述在電視論述中娛樂是唯一的表現意識形態,以辯論節目為例,辯論的過程在於思考並反駁對方論述,但是這樣「思考」的過程在電視節目上是不討好的,所以很難在電視辯論節目上看到「讓我想想」、「你說的…是什麼意思」、「你的資料是引述哪些來源」等論述,因為這會拖慢節目速度,也容易讓觀眾感到無聊,但偏偏這些卻是批判思考重要的過程;
取而代之的是表演藝術且娛樂感十足的演說,就好比 1984年的電視總統辯論會,每個候選人可發言五分鐘並質問對手一分鐘,試問這麼短的時間如何闡述「你對中美洲的外交政策為何」這樣的問題呢?
所以候選人注重的不再是如何表述自己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短短的數分鐘內建立「印象」

最後作者提到 教育就是娛樂,這是個反諷的標題,在反思聲名遠播的電視教育節目 芝麻街,作者提出電視教育為了迎合電視節目的特性有幾大特色:
隨時可以加入、不得令人心生疑惑、遠遠避開闡釋,所以我們只能在芝麻街中學到破碎化的知識,可能幾個單字、幾句片語,但我們永遠學不會真正的學習方法,因為學習方法最基本的便是長期思索某個難題,但電視節目本身就是為了娛樂,強加教育目的於上頭根本達不到效果,只能自欺欺人。

當然有一點很重要,作者並不排斥娛樂,但是當所有形式都以娛樂呈現就非常可怕

結語

作者在書中反覆提到兩本書 《1984》、《美麗新世界》,兩者都是在談論民眾會有墮落的趨勢,前者理念是高壓政府使民眾屈服;後者提及我們無需外力終將毀於自身所愛,在這電視時代,作者認同赫胥黎 《美麗新世界》的觀點,現在我們不用擔心真相會被隱藏,真正該擔心的是真相被繁瑣的小事給淹沒。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