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併發處理 Mutex / RWMutex / SingleFlight

研究 Mutex , RWMutex 性能對比,以及併發下用 SingleFlight 避免擊穿問題

在與公司前輩請教時,有聊到 Mutex , RWMutex 性能對比,以及併發下用 SingleFlight 避免擊穿問題,所以就花點時間看實作與練習,發現這系列寫得太好了 6.2 同步原语与锁,拜讀過後整理以下的提問

Mutex 實作

分成兩種模式:一般模式與飢餓模式 取得 Lock 時

  1. 沒有人佔用則直接取得
  2. 有人占用時,如果判斷是否能進入自旋模式,所謂的自旋是透過消耗 CPU cylcles 的 buzy waiting,降低 context switch 的花費
  3. 重新嘗試取得鎖,如果沒有取得鎖,等到時間超過 1ms 則進入飢餓模式,並等待信號 (runtime_SemacquireMutex)

RWMutex 會產生 Write Starvation 嗎?

RWMutex 採用寫入優先,如果在取得 RWMutex 寫鎖時,發現目前有多個讀鎖

  1. 先將 readerCount 變成負數,讓後續讀鎖都無法取得
  2. 等到信號 writerSem 喚醒

讀鎖在取得時

  1. 檢查 readerCount 是否為負數,如果是代表有寫鎖
  2. 如果有寫鎖,則偵聽 readerSem 信號喚醒執行

在解除寫鎖 / 讀鎖,會分別去出發信號,讓等待的讀鎖 / 寫鎖開始執行

RWMutex 跟 Mutex 效能比較

實際測試的結果,設定一個寫入比率,單純比較取鎖/釋放鎖,跑一百萬次兩者差異不大

1
2
3
4
BenchmarkMutexTest-8            10000000                 0.04064 ns/op
BenchmarkRWMutexTest
BenchmarkRWMutexTest-8          10000000                 0.04699 ns/op
BenchmarkFakeWrite

加入了讀取跟寫入,有些測試會用 time.Sleep ,但我實驗因為同時跑 goroutine 關係,如果全部 goroutine 都在 sleep 會出錯,所以改用簡單的計數從零數到一百萬當作讀取,而寫入則是五倍的讀取時間

寫入比例抓 0.2 的話,RWMutex 用起來有優勢很多

1
2
3
4
BenchmarkMutexTest
BenchmarkMutexTest-8               10000             58176 ns/op
BenchmarkRWMutexTest
BenchmarkRWMutexTest-8             10000             37176 ns/op

測試的程式碼在此 go-rwmutex-benchmark

總結

RWMutex 測試起來效能蠻好的,在考量到讀取比較多的情況表現會比 Mutex 還要好

Singleflight

當 Server 在處理併發時,會避免大量重複的查詢操作進入 DB 中,這尤其會發生在 Cache 失效的當下,最理想狀況是所有同樣的查詢只要進 DB 查一次,其他查詢等待返回相同的結果
這樣的情境可以使用 Singleflight,提供阻塞其餘查詢,只讓一個查詢發生的機制,並對外開放三個方法

  • Do: 使用者指定 Key 與受保護的方法,同一時間只有一個保護方法會被執行,其餘進來的呼叫會等待
  • DoChan: 同於 Do,但返回 channel,可以搭配 timeout 使用
  • Forget: 有時候會希望主動讓 Key 不再保護,例如過了數秒為了避免讀取太舊的值,可以主動刪除 Key 讓下一個保護方法可以執行 (即使前者尚未返回)

更詳細內容可參考此篇 Go: Avoid duplicate requests with sync/singleflight,自己寫了一個簡單的範例 go playground

Singleflight 的實作也十分精練,用一個 map 保存 key 對應 struct,struct 裡面放 mutext 避免同步操作 / wg 讓其他呼叫發現有人在執行就乖乖等待 ,可參考 golang防缓存击穿利器–singleflight

typescript 實作

後來覺得頗有趣就自己實作一個 typescript 版本:sj82516/go-singleflight,原本想要多一個儲存的 adpter 支援 redis,但卡在 Object / Error 要如何 serialize / deserialize 就先中止了

Go Assembler

往下追 "sync/atomic" 發現沒有相關的 CompareAndSwapInt32 的程式碼,這是因為這些部分是在 runtime 產生,atomic 指令必須由 CPU 提供才能保證執行時的原子性,而指令則是各平台限定,如 x86 / x64 / arm 32 / arm 64 / powerpc 等等,這在編譯的時候可以透過 GOARCH / GOOS 指定編譯的平台

補充資料可以參考

  1. 高階語言如何變成機器可執行的位元檔:Compiling, assembling, and linking
  2. GopherCon 2016: Rob Pike - The Design of the Go Assembler / 文字說明 Go Tools: The Compiler — Part 1 Assembly Language and Go

Rob Pike 說明一開始 Go 的原始碼有使用 C/Yaac 完成編譯的方式,但因為難管理後來在 Go 1.3 開始汰換成 Go 實作

這邊實作有趣的地方在於 Rob Pike 表示雖然每個平台的指令/暫存器名稱都不同,但是基本的使用可以被抽象化,所以 Go Compiler 會編譯出 semi pseudo code,接著依照指定的平台轉換成對應的 assembly code,這部分實作了 obj library

這樣的好處是對於 Compiler 來說產生 semi pseudo code 就是單純的文字轉換

在影片中的範例

1
2
3
4
5
6
7
8
9
ADDW AX, BX

-----

&obj.Prod{
    As: arch.Instructions["ADDW"],
    From: obj.Addr{Reg: arch.Register["AX"]},
    To: obj.Addr{Reg: arch.Register["BX"]}
}

最後提到他們在開發工具,直接讀 PDF 產生各平台對應的 instruction set

在思考的過程中,開始想 assembly 夾在 source code / machine code 的地位,這一篇 SO 給出了回答 Why do we even need assembler when we have compiler?
正如同夾在中間的地位,machine code 人類無法讀,source code 又太 high level,如果要確認 compiler 是否編譯出有效的 machine code,那查看 assembly 看實際人類可讀的指令是最好的

Go 編譯過程可參考 Go 语言设计与实现

存參個在 SO 上被扣分的發問 Why assembly is unportable,comment 有很多解釋之後慢慢細讀再補充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